新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抚顺市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新抚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新抚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举措,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对于新抚区开创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新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抚顺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抚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共新抚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是区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参考,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新抚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沉着冷静应对外部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坚决果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抚考察和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胜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着力破解历史遗留问题,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日益增强。“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总体将如期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 1.经济发展稳中有升。2020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1.7亿元,年均增速1.5%;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总量99.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3亿元,可比口径年均增速2%;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5.5亿元,年均增速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3.6亿元;商品房销售总额完成6亿元,年均增速2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784元,年均增速5.5%。 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0.6:38.8:60.6。与2015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8.2个百分点。 (1)服务业转型发展提速。积极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盛文北方新生活创办了全市第一家网络直播营销基地,引进大商直播基地和浙商商贸城电商孵化基地项目。盘活商业闲置资产,北方新生活、双喆体育、天沐温泉等商业综合体项目成功运营。商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慧明智能养老服务平台等项目正式入驻运营,填补了全市服务业空白。成功引进吉林敖东大药房、辽宁九康等总部经济项目。完成东北商贸城一期建设,月牙岛国际社区、马德里皇家公馆综合开发项目先后建成,祥和福邸、明骏峰景等项目相继落地,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公园-中天首府项目正在建设中。 (2)工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十三五末期,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3户,工业总产值预计达45.52亿元,比十二五末期增长4%。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精细化工产业园页岩油化工厂投产运营,再生资源产业园区(B园)万吨有机溶剂回收利用等6个项目签约入驻,食品工业园区7家企业投产运营,比客食品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入推进,工业滤布向滤布装备延伸取得新进展,光伏发电等项目竣工并投入运营,桶类包装、机械加工等品牌效应开始显现。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注销民爆销售企业1户,关闭落后产能生产企业2户,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2户。 (3)特色农业凸显发展后劲。“企业+基地+农户”运营模式推广效益开始显现。特色农业产值达到1.75亿元,发展草莓、香菇、香瓜种植大棚达到540余栋。前邓草莓、后邓花卉、唐力香菇等产品知名度不断扩大,千金乡英德村种牛繁殖进展顺利,果蔬采摘、花卉种植、食用菌、药材种植、种牛繁殖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杏花观赏”“休闲采摘”等农事体验活动已见成效,特色旅游、观光采摘、体验式农业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3.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十三五”以来,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总数118个,总投资230.49亿元。按项目产业类别分,其中:一产项目3个,总投资0.44亿元;二产项目28个,总投资31.68亿元;三产项目34个,总投资165.69亿元;生态保护与治理项目2个,总投资1.48亿元;基础设施项目51个,总投资31.19亿元。按项目建设进展分:建成项目76个,总投资100.71亿元;其中一产项目占比2.63%,二产项目占比14.47%,三产项目占比34.21%;生态保护与治理项目占比2.63%,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比46.1%;在建项目42个,总投资129.77亿元;其中一产项目占比2.38%,二产项目占比40.48%,三产项目占比19.05%,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比38.1%; 4.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按照“脱贫攻坚、精准脱贫,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总体要求,精准实施脱贫攻坚,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8.1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个,现行标准下9户18人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1户1人死亡)。“蓝天、碧水、净土”工程落实有效,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推进,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在市分解指标以内,辖区支流河断面水质达到V类标准,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比2015年下降10%以上,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地区政府显性债务风险、隐性债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政治、经济、社会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扫黑除恶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非法集资案件处置三年攻坚计划有效落实,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建立健全。 5.采沉区综合治理效果显现。完成整治面积2,230亩,新增耕地1,037亩。通过实施“2811”和“6141”工程,平稳完成了81栋楼、4,948户居民的避险搬迁安置。青年路、杨柏人工河等4项生态修复工程以及采沉区内路网、管网、电网、热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西露天矿环坑绿道基本建成,新建采沉记忆实景公园,修建景区广场、停车场和炭化木栈道,农业生态观光园、矿区旅游观光列车开门纳客。东北记忆工业文明主题广场按时建成,人力资源产业园、东北商贸城正式运营,东林园生态体育小镇2个场馆投入使用,释放可利用土地1,314亩,榆林路北770亩可上市土地成为开发热土。 6.城区功能明显提升。中部省级商务集聚区基本建成,商贸服务业优势持续巩固,现代服务业新业态不断发展。东部创新实验区建设深入推进,仓储物流、冷链供应、电商金融类项目陆续落地,商贸物流聚集区、金融产业孵化基地服务功能明显提升。西部老工业区改造升级有序推进,华山园区历史遗留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西四街、西五街、原发电厂建设琥珀特色小镇初具规模,月牙岛文化体验商业综合体基本建成。胜利开发区页岩油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再生资源产业园、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加速推进,页岩油炼化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现代食品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7.城乡建设提档晋级。城区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双修”取得新成果,清除各类垃圾约15.3万吨,清理私搭乱建3,600余处,拆除违章建筑等1,600余处,整治浑河南路景观带沿线1.5万平方米;规范整治集贸市场25个,西四街市场、解放三街文化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农贸大厅、轻工厅违法建筑全部拆除。老旧小区升级改造深入推进,升级改造老旧居住区24个,修缮小区沥青路面2.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0.8万平方米。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改建农村公路15公里,中修农村公路6.58公里,一事一议村内巷路建设里程42.8公里,安装路灯303盏,完成燃气改造地下管线工程1,069米,架空管线2,200米,“改厨改厕”890户,造林达1,200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处,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三家电信企业使用站址规模平均增幅超过100%,预计2020年底246座5G基站全部开通运行。 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持续加大就业培训和帮扶力度,完成职业培训0.95万人,实现确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就业培训率达到100%,新抚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6.0%以内。为400家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申报创业担保贷款6,000万元,引进大学生、创业者910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平台搭建完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以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就业救助、灾害救助等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累计发放各类救助保障资金近7亿元,惠及群体7,284户1.2万余人。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年均增幅分别达到5%和7%左右。养老事业快速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9.教育医疗水平持续提高。深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千金乡中心幼儿园,实现一个乡镇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目标,普惠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到84.3%。完成五十中学加固改造工程、“三通两平台”、改建幼儿园等建设任务。持续推进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先后整合中小学20所,幼儿园49所。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医药费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再度提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率达到100%,完成9所村卫生室修缮工程,建成数字化计划免疫门诊5所,获国家级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不断加强,参合农民就医环境持续改善,参合数量实现全覆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率为零。 10.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十三五”以来,全区建设11家文化站、70家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全市首个“社区智慧健身中心”和气膜足球馆,建设全民健身场地200余处等,满足了辖区群众的全民健身需求。开展“春雨惠民”和“百姓大舞台”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达近百场。中国琥珀城为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基地,抚顺合璧斋煤雕有限公司、抚顺琥珀泉艺术品有限公司,为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其中抚顺合璧斋煤雕有限公司获得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荣誉、中国琥珀城共举办6次抚顺国际琥珀展。琥珀雕刻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成功举办四届琥珀煤精博览会。 11.科技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提升,累计向上争取国家、省、市科技发展项目22项,争取各类省级科技扶持资金达百万元。8家重点科技企业与省内外大学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合作项目持续增加,并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组织推荐多家科技企业进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众创空间、技术转移、雏鹰企业等资质申报工作,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4家;获得省级雏鹰企业称号2家;获得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企业称号1家;获得省级众创空间企业称号1家;获得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企业称号1家;获得省级农业“星创天地”项目企业称号1家;获得抚顺市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称号2家。积极组织参加省、市科技创新技能大赛,9家科技企业获奖并入库成为市科技型企业。选送培养15名新型现代职业农村科技人才。 12.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完成32家行政单位职能改革,原事业单位承担的67项行政职能全部划入行政部门。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全部完成,全区共有46家事业单位参与改革,整合为12家事业单位,千金乡5家事业站所全部销号。乡街改革将原有10个街道整合为6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率先实施“码上办”服务和推行“新抚绿色帮办代办、咨办代办”服务机制,累计梳理“四减”事项106项,减少材料42件、环节98个、时间550天、次数69次。完成“8890”热线整合工作,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显著提升,累计收到各类诉求34,000余件,办结率95%,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8890”综合服务平台获得辽宁省先进集体称号。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减税降费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政策效应明显,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 13.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以来,全区破获刑事案件3,451起,刑事发案总体下降32.6%,区公安分局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 农民工“治欠保支”工作深入推进,全区累计立案423起,为10,976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3亿元。劳动仲裁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628起,涉及劳动者1,330人次,追返经济损失1,283万余元,结案率为100%。坚守食品安全底线,新抚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会商组织机构正式成立,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基本形成。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不断加强,中药饮片、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等多种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严守安全生产红线,累计治理各类安全隐患3,500余处,全区火灾事故年均下降8.75%,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连续多年为零。 (二)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新抚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拥有的基础前所未有,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也前所未有。 1.国内外发展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必须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新抚区发展形势。从发展机遇看,经济正在趋稳向好,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特别是多年转型振兴发展积累的经济基础日益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茁壮成长。新时期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振兴座谈会的讲话及中央37号文件精神是新抚区迎来的重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抚顺的重要指示以及党中央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更是新抚区改革开放以来最难得的机遇;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为新抚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最为有利的外部条件;沈阳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快速建设,促进了地区优势资源跨区域配置,为吸引更多先进要素参与新抚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设提供了最有利的契机。从面临的挑战看,未来五年,新抚区将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的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严重受阻,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萎缩,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区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土地资源稀缺与部分闲置载体利用困难并存,创业宜居便利与发展成本上升冲抵,资源环境约束凸显、区域同质化竞争激烈、持续发展动力减弱,商贸业总量位居前列与增速逐步放缓并存,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与低效企业兼有,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利益诉求交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与人民群众期盼不断增长共存。因此,新抚区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锚定现代化建设目标不放松,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确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抓住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新机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重大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按照建设“两大基地”、发展“六大产业”、推进“三个融合”、打造“五个抚顺”的要求,加快优化新抚区发展布局,扎实推进“创新新抚”“活力新抚”“绿色新抚”“文明新抚”“幸福新抚”建设,努力在发展质量上求突破,在改革创新上要动力,在精细管理上增效益,在富民惠民上见成效,为实现新抚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要求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4.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5.坚持系统观念。在谋全局中谋一域,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推动新抚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三)发展目标1.2035年远景目标。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新抚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将大幅跃升,将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入辽宁省创新型城区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城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城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形成,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未来五年,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奋斗,“创新新抚”“活力新抚”“绿色新抚”“文明新抚”“幸福新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大幅跃升;群众宜居感明显提升,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各方面法治制度更加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中央商务区、特色商业街区、特色专业市场实现新突破,月牙岛商贸集聚区建成新抚区现代服务业第四商圈,胜利开发区、华山产业园区转型发展动力显著增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农业绿色化、品牌化、特色化水平明显提高,新经济发展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对外全面开放,区域协作合作成效明显,“走出去”“引进来”与“留下来”政策深度融合,招商引资项目质量显著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更加有效,开放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营商环境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高水平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教育强区更加彰显。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明显提升,榆林、西露天矿综合治理整体改造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主要污染减排量力争达到全市最高水平,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环境优美的美丽新抚建设目标。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更多。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城区精细化管理示范作用更加明显。 新抚区“十四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三、重点任务(一)深化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围绕破解制约新抚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激发和释放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动力和市场活力。 1.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为重点,以实现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为目标,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公平竞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环境便利”的营商环境,建立健全新抚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推动各指标扎实落地。深化“政务一网通”功能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深化市场准入审批改革,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细化“一局一章、一企一证”改革。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推进公共资源全程电子化交易和在线实时监管。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推动“多评合一、多测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等措施落地,将项目获得土地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时间压缩到60个工作日以内。深化政务诚信建设改革,深化信用承诺审批,制定承诺审批负面清单,倒逼政府讲诚信、企业守信用。深化审批监管联动改革,推动各部门研究制定统一简明易行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完善审管信息推送机制,助力联合惩戒落地。深化“一号响应”服务改革,探索建立“新抚特色、行业一流”的便民专线标准化服务体系,实现从“接到诉求”到“问题解决”的闭环。深化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配套改革,开展对不符合高质量发展法律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工作,扫除阻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推进法治营商环境建设。 2.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以全力支持民营企业改革为重点,以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为目标,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创造活力。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精简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大幅放宽民营企业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市场准入条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入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改革。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支持发展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全面落实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政策。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创新,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优化重组。引导民营企业聚精会神办实业,推动民营企业守法合规经营,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导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创新民营企业服务模式,建立政府诚信履约机制。 3.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发展治理水平。进一步转变政府部门人才工作职能,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松绑,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把人才评价、选用、调配、奖励权放给用人主体,发挥好政府在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在放管结合中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配套改革力度,破除阻碍人才发展的思想束缚和体制机制羁绊,突出抓好人才管理体制、人才评价、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人才工作法治化建设,细化各项改革任务部署,强化部门间统筹协调,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建立事业单位“优才能冒尖、庸才要退出”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大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激励力度,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科技人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显著提高科技人才待遇。推进科技人才离岗创业、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股权激励、兼职兼薪、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地。完善高层次人才社会保障等政策和制度体系。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完善财税体制,健全地方税体系,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用好地方政府债券,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对存量资金的清理,盘活各类闲置资源资产。加强财政收入管理,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打造创新发展新生态找准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持续优化科技管理服务,着力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培育壮大新动能,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为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旧动能转化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1.构建开放创新体系。加快信息化和互联网与三大产业融合,推进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复合研发。推进企业创新系统实现开放和协同。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效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发挥好政府促进和保障作用。 2.打造产业创新平台。依托抚顺平台经济产业园,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产业研发平台、精细化工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推进省级农业“星创天地”平台、万恒门业“智慧工厂”电子商务云平台、中国琥珀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带动城区商业模式科技创新。 3.建设榆林创新平台与产业基地。按照“高端化、规模化、高新化”的产业发展思路,整合集聚新抚区相关创新资源,加强榆林创新平台及产业基地创建,围绕新抚区产业发展短板,依托科技创新,着力培育产业服务平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企业自主研发平台,构建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基地。 4.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发挥人才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积极做好“兴辽英才计划”、“抚顺英才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着力培育创新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完善市场化引才机制,打造全区人力资源大数据中心,实施技能人才培训计划,着力推进园区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技能人才培训计划。 (三)优化升级空间发展布局按照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新抚区功能定位,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用发展新空间培育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新空间。深入推进“中优”“南进”“东治”“西延”发展战略布局,着力优化升级“省级中央商务区”,全力加快“南环产业带”建设,持续推进采沉区综合治理,打造都市产业区和生态康养宜居区,构建“幸福新抚”升级版。 1、中部改造升级省级中央商务区。以电子商务、商贸、金融、现代物流、文化休闲等产业为发展方向,着力打造以“三圈两街”为核心的商贸集聚区。加快推进百货大楼、万达广场、浙江商贸城三大商圈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入体验式、互动式和智慧零售等新业态,实施街区专业店、专卖店特色主题改造工程,鼓励龙头企业开发文化特色商品、自有品牌商品,打造老字号消费集聚区。积极推动“东西四路步行街”和“万达浙商步行街”改造升级,努力打造新时代步行街新形象,重点将东西四路步行街改造建设为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品味高档的省级步行街,将万达步行街和浙商步行街改造升级并连通,打通大商圈通道,努力将“三圈两街”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现代化商贸集聚区。 2、南部优化升级“南环产业带”。以生态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打造“南环产业带中部产业集群”、“胜利工业园区、食品工业园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 三大板块,形成“一集群、两园区、一基地”的发展格局。坚持“龙头企业—品牌建设—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带动油母页岩、煤矸石综合利用、再生资源、食品加工、机械加工锻造等产业发展,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丰厚度,形成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下游产业配套衔接,全力打造国家级特色页岩油产业基地及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千金乡生态农业,打造生态示范园。 3、东部推进沉陷区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建设。以采沉区综合治理相关支持政策为契机,以东部创新实验区为核心,以金融、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等产业为发展方向,科学利用采沉区土地资源,引入新兴业态,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利用榆林路腾空土地及复垦耕地,引进一批观光农业、智慧生态、医养小镇等新兴业态项目,打造以农业种植、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研学、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重点建设湿地公园、休闲体育公园、医养特色小镇等。利用东北商贸城剩余地块,以抚顺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契机,重点发展金融、电子商务、仓储物流、冷链物流等产业,引进一批以跨境电商为主、以线上网络直播销售和线下生活体验为辅的产业集群,构建东部商贸服务区。 4、西部打造都市产业区和生态康养宜居区。以轻工业、高科技产业、电子商务、商贸物流、商贸服务等产业为发展方向。以华山集聚区为中心,利用腾空土地和闲置厂房,承接沈阳经济区汽车零部件等配套产业,重点发展轻工业、高科技产业,打造新型都市产业区。以月牙岛公园生态综合区为中心,重点发展民族风情、文化休闲、批发市场、商贸物流等服务业,打造新型都市商贸区。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重点改造零道街至十四道街区域,推进与“月牙岛公园”商住区接壤,形成西部生态康养宜居新城区。 (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扎实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4.3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以上,三次产业结构力争达到0.5:45:54.5左右。 1、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服务业现代化。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顺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致力于抚顺市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建设,聚焦信息服务、商贸服务、物流服务、旅游服务、生产服务、社区服务等六大现代服务行业,推动服务业智慧化、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努力打造成宜居、宜业、高品质城区。到202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44.4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42%以上。 (1)推进信息服务业引领发展。大力推进5G应用示范聚集区建设,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服务,率先实现商贸聚集区无线网络全覆盖。充分发挥智慧服务业对服务业经济技术赋能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更多、更深入的应用场景。重点建立商贸服务、社区服务、家居服务、重大活动等信息服务平台和大数据管理平台,完成智慧城区、智慧管理、智慧停车、智慧交通、智慧消防等系统建设。加快完善服务业经济主体信用认证机制和商品溯源机制,更好助力智慧服务业场景下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提升,确保消费者基于线上与线下全渠道消费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2)推进商贸业转型升级发展。完善提升商贸流通市场功能,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东部商贸服务区和西部现代商贸区。实施“三圈两街”省级改造提升工程,支持小店经济嵌入商圈经济,推进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构建抚顺市升级版的新商圈;加快盘活王府井百货、中兴、白金汉宫、威尼斯水城、万达西等闲置资产,释放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重塑现代中央商务区;加快推进东方新天地、大酒店等新增商业用地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商贸新业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中央商务区提档升级。实施东部商贸服务区功能提升工程,重点推进新弘顺跨境电商、新生态智慧产业公园、智慧医养小镇、榆林路北地块等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东北商贸城、采沉复垦区、榆林路北侧等闲置土地和资产,积极引进金融、仓储、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项目,打造城区东部现代商贸服务区。实施西部现代商贸区创新提升工程,依托月牙岛生态公园生态环境,重点建设爱琴海购物公园、欧洲商品城、煤都印象文创园,努力将城区西部打造成新抚区现代服务业第四商圈。 (3)推进物流业联动发展。以实施东部商贸服务区功能提升工程为契机,重点发展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工业物流、商贸物流、涉农物流、城区配送中心。推进物流信息平台资源整合,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和智能水平,积极引进、培育“无车承运人”企业,实现城区物流业人流、车流、货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匹配,打造在线物流园区,助力线下物流园区创新业务开展。优先扶持地区物流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物流企业收购、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与品牌快递企业总部的对接,鼓励快递企业将“落地配”业务交由地区物流企业承运,将物流相关业务交由地区生产服务企业承接。支持地区物流企业和制造、商贸企业联动发展,鼓励制造、商贸企业运输服务项目剥离。引导个体经营户、小规模物流企业和货运代理等相关服务企业入驻公共物流园区孵化培育。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物流公司地区总部、大型物流企业和物流平台企业,鼓励与本地物流企业合资合作。 (4)推进旅游业特色化发展。传承创新新抚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构建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全要素提升的区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以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契机,围绕胜利矿遗产、南帮滑移综合治理,恢复开发百年千金寨历史风貌区,提升工业遗产利用价值新空间。围绕原石油一厂、抚顺水泥厂、抚顺发电厂等废弃厂房,创建欢乐文化科创风情园。围绕土地综合治理、东北记忆工业主题公园、采沉记忆实景公园、东林园文体小镇、农业观光旅游等项目建设,打造城区新地标。围绕西露天矿综合治理和整合利用,打造西露天矿国家级矿山地质公园,建设煤都遗迹特色小镇。以媛涫迪绱逭裥苏铰晕趸魄Ы鹣缧屡┐褰ㄉ瑁蛟炻躺厣⒖煽纯烧⑸司印⒉谓岷系呐┐逋ピ壕谩R劳星Ы鹣缌己玫钠蚣吧肪常氐愦蛟齑罅胩ㄉ埃平扒暗闵豆こ探ㄉ瑁⒄购焐糜魏捅┞糜危忧柯糜沃魈骞δ芮ㄉ瑁蛟煨菹醒乱堤嵘糜纹分剩鼙咛厣┘依止餐纬删扒鸵袢Γ纬稍督琶南绱迓糜巫酆咸濉� (5)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结合抚顺市产业特点,大力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互动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能级水平。按照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要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生产性服务业。按照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要求,加快发展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管理、融资租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按照服务专业化、市场化要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商务咨询、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 (6)推进社区服务业精细化发展。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新需求,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社区服务业领域,培育和挖掘新消费增长点,促进社区服务业向便利化和品质化升级。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病患陪护、家庭用品配送等综合性基础家庭服务,积极培育家庭理财、家庭营养师、高级管家等高端家庭服务。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以老年人社区居家照护为重点,支持发展小规模、多功能、专业化的嵌入式社区托养机构,推动社区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拓展。
2、完善提升现代工业体系,推进工业现代化。依托新抚区工业发展基础,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到202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19.2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86%以上。 (1)做优做强胜利经济开发区。按照新时期、新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开发区改革,充分发挥新经济引领作用,全面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开发区“三大板块”创新发展能力,不断促进结构优化、改造升级,引领带动全区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实施南环产业带中部产业集群深度合作行动计划,推进抚矿集团与地方政府共建共享信息平台,促进企业发展与产业政策高度契合;以精细化工产业园为载体,以页岩炼油、远东炼化、优艺环保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页岩油、丙烯、再生资源、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推进周边企业发展及工业转型升级。以胜利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基础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福鼎包装、万恒智能工厂、东盛铸钢、海利机械、华腾防护装备等企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林产品加工业,重点推进木门、节能复合窗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调整优化石化工业,重点推进有机化工项目建设。以食品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轻工业食品经济发展,重点建设休闲食品基地、粮油制造基地、饮料生产基地、食品技术创新中心、现代农产品和食品物流中心,促进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业、特色休闲食品加工业、食品包装业等集聚、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以园区基础建设为起点,以页岩油废渣、煤矸石、废矿石为原料,全力推动土壤改良项目、油母页岩小颗粒、建筑材料等项目建设。 (2)合作发展华山产业区。在继续加大华山地区空气污染整治力度基础上,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以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为契机,着力发展绿色环保、循环经济、智能科技等产业,打造华山产业区新优势。以抚顺与沈阳经济区深度融合发展为契机,全力支持华山工业园区与沈阳市在装备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领域的合作。重点合作发展建筑工程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飞机零部件制造、电子工业零部件制造、环境环保装备零部件制造等产业,打造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及高科技产业配套产业链新基地。以国家支持资源枯竭地区军事运用转型试点为契机,依托华山工业园区制造业优势,鼓励园区企业与沈抚军工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发展军民融合制造业,重点发展军用机械装备零部件制造、军用工程装备零部件制造、军用船舶零部件制造以及军用电子元器件制造等产业,打造军工配套产业链新基地。 (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西露天矿综合治理和整合利用为契机,完善分类指导、滚动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支持机制,重点支持胜利开发区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培育发展低碳氢能产业等新能源项目,不断提高整合利用水平。积极推进煤矸石等资源再生综合利用的招商引资工作,支持引进煤矸石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和知名企业,重点开发绿色建筑材料、采矿及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信息节能技术与节能服务。鼓励华山产业区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先进环保产业,重点开发水污染防治装备、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土壤及场地等治理与修复装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装备、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等项目,加快推进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
3、完善巩固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与城镇化联动推进,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推进种植业绿色化、果蔬采摘品牌化、休闲农业特色化、农业生产数字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到202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1%以上。 (1)推进种植业绿色化。创新产业组织方式,推动种植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不断提升有机种植业比重,逐步实现环境零污染。加强绿色农田基本设施建设,鼓励实施有机肥料,生物农药,促进土壤改善,确保绿色农作物优质高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果蔬采摘品牌化。紧紧围绕新抚区特色农业优势资源,实施创建果蔬采摘品牌提升行动,不断加强果蔬采摘地理标志管理和农业品牌保护,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重点支持千金村、唐力村、荒地村三大食用菌基地产业升级,壮大产业规模,发展食用菌深加工产业,形成集种植、仓储、运输、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打造区域食用菌知名品牌。支持前邓村、后邓村、丁家村三大果蔬采摘基地,将采摘、品鉴经营模式融入生态观光、科普教育、花卉观赏、农事体验等元素,打造全市休闲农业品牌基地。 (3)推进休闲农业特色化。坚持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传统村落为形,创新创造为径,加快休闲农业向特色化方向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协同发展和产业链不断延伸,实现农村人气集聚和乡村全面振兴。全力支持前邓村、后邓村草莓采摘、路家香瓜采摘,高家村有机蔬菜种植体验等休闲农业游,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鼓励农业合作组织和农户投入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建设,共同打造美丽休闲乡村;搭建跨界合作“云平台”,引导社会资本、电商企业和旅行社参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推进休闲农业特色化。 (4)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主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乡村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快递物流园区发展。支持农业科研院所运用大数字技术参与作物栽培、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种子繁育等农业生产领域的合作,推进智能精准掌握动植物生长、调控环境温湿度、监测土壤肥力和病虫害信息等,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加快农技服务平台的开发和应用,着力打通农技推广服务链接基地的“最后一公里”。
(五)构建开放合作新前沿未来五年,新抚区要紧紧抓住抚顺市全面全方位对外开放、全面全方位振兴的历史机遇,牢牢把握更高水平开放这个关键,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国际、国内循环良性互动,创新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在构建国内外合作新格局中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为新抚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对外开放新基础、形成对外开放新优势。 1、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构建国内大循环发展新格局。结合省级中央商务区优势,重点围绕现有闲置资产盘活,以“飞地经济”为主要载体,打破各个县区政府之间的区域限制,在平等协商、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平等、高效合作。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建设,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推进空间、产业和要素的全方位合作与融合,支持华山装备制造业企业承接沈阳经济区配套产业,鼓励域内物流企业与沈阳经济区大型物流企业合资合作,发展仓储运输物流业,鼓励域内农业种养殖、农业观光旅游等农业组织或农户与沈阳经济区联手建立跨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农产品交易流通方面的跨区域合作。根据新抚区的产业定位,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对接江苏省徐州市梁溪区,争取在金融保险、医药物流等轻资产类总部经济项目上获得突破。 2、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全力开拓对外开放新领域,支持全区外资及外贸企业通过自建、合资、合作等方式与国内外渠道商开展合作,鼓励胜利开发区优势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欧国家和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加强政府对重点行业出口分类指导,组织域内企业参加国内外进出口博览会,帮助企业搭建营商交流信息平台,寻找国内外合资合作伙伴。积极引导域内外资、外贸企业依托跨境电商平台,不断加大开拓市场投入,主动融入国际循环。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促进新抚区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的双向对外开放新格局,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完善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培养招商引资人才,制定招商引资相关政策,保障经济质量和效益平稳发展。 (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区工作重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立”。有效推进全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健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2、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以多样化为美,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重点抓好主要公路沿线村庄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面貌、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乡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到2025年,力争域内行政村全部达到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 3、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开展垃圾分类,推广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支持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等项目建设。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乡村延伸,实现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推进“改厨改厕”,室外厕所基本实现标准化。改造庭院围墙,大力推进庭院美化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引导农户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墙。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村屯出行条件,改造升级通村路,硬化村内道路,主路、辅路和巷道全部实现硬化。实施农村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加强河道维护,增强抗洪能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自来水并入城市管网工程,实现城乡自来水供管一体化。推进水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农村污水管线建设达到全乡5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加快城乡配电网、电信网升级改造,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施绿化美化工程,重点对村旁、宅旁、路旁及零星闲置地块进行绿化美化,努力建成山青水绿的生态新农村。 5、巩固拓展脱贫长效机制。健全完善监测预警动态帮扶机制,及时研判返贫致贫风险。健全完善稳定增收带贫益贫机制,持续发展长效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健全完善“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提升机制,精准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全住房、兜底保障等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动态清零。完善“全面保障”巩固机制,落实土地流转制度,盘活农户资产,增加贫困人口资产性收益。探索推广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破解农户和村集体企业贷款难问题。建立贫困人口健康跟踪机制,完善健康档案,加强疾病预防,定期排查和诊疗地方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七)全面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切实保护和提高生态功能,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力。统筹推进城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整合利用,扎实推进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努力把新抚区建设成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的新城区。 1、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严格落实抚顺市下达碳排放达峰行动目标,完成碳减排指标差异化分解,确定减排任务清单。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促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建立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持续加大碳中和力度,开展绿化行动,增强森林、湿地等碳汇能力。 2、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抚顺市东洲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采沉区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1,200亩复垦土地拆迁,做好榆林地区16.2平方公里拆迁的后续工作,确保采沉区土地集中连片整理净地到位,为田园康养综合体项目建设奠定基础。加快实施避险搬迁腾空房屋拆除工程,推动榆林路北可利用土地尽快上市,为产业导入创造积极条件,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全力向西打通榆林路,实现采沉区路网“一横三纵”互联互通。全面完成海新河生态修复工程,开展绿化补植和环境维护,为生态农业、环坑观光等景点游客营造舒适环境和良好氛围。 3、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整合利用。以实施西露天矿综合治理整合利用工程为契机,按照抚顺市构建“一核两廊两园四区”城市空间布局的思路,扎实推行“生态恢复—绿色矿山—景观提升—文化弘扬”治理模式,着力围绕滨河生态运动休闲走廊、平顶山惨案纪念公园、开放式城市运动公园、煤炭文化展示区、工业遗址展示区、千金寨历史风貌区和智慧康养小区的建设,统筹推进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工程,加快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改造,加强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努力将“一核两廊两园四区”打造成全市新时代“生活秀带”。 4、统筹推进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继续加大华山地区地下油母页岩自燃导致空气污染整治力度,全力遏制华山地区大气污染源;加快推进锅炉提标改造,彻底拆除20吨以下工业企业燃煤锅炉;严格落实企业料堆全覆盖、严禁秸秆焚烧、取缔露天烧烤和治理城区扬尘等措施,促进城区大气环境明显改善。开展土壤环境污染调查、治理与修复,强化土壤监管,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加强固废污染防治,完善排查清单制度,开展固废污染防治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打击固废污染违法行为。强化水环境保护,推进海新河(新抚段)及采煤沉陷区、杨柏人工河等自然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加大企业生产和生活废水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支流河水质达标。严格按照规划环评要求,促进工业园区建设,推进污染企业“退城入区(园)”,实施整治污染改造工程,支持企业采用清洁能源等环保措施,促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推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不断改善生活环境质量。加强节能型建筑与小区建设、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设施等建设,促进城区清洁保洁水平持续提升。 5、扎实推进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支持胜利经济开发区发展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合力攻关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加快提升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水平,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做大做强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发展绿色产业,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实施城区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八)推进新时代幸福新抚建设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全面推进新时代幸福新抚建设。 1、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把“稳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千方百计确保高校毕业生和困难家庭子女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持续加大困难群体就业培训和帮扶力度,实现残疾人以及确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人员免费就业培训率达到100%。制定出台稳定就业应急预案,健全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持续稳定扩大就业。建立经济发展与就业创业联动机制,有效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促进就业主渠道作用。鼓励扶持人力资源产业快速发展,高效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等配套政策,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和良好条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推动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强化劳动争议仲裁调节,确保仲裁案件结案率100%,切实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强化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7%以上,及时拨付基础养老金区级财政配套资金,为养老保险按时足额发放提供有力保障。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逐年提高救助标准,全区城市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生活补助等标准每年增幅在5%左右,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每年增幅7%左右,集中、分散孤儿供养标准每年增幅5-10%左右。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各项政策待遇,确保符合条件被征地农民100%纳入保障平台。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和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 3、构建让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构建“一校一品牌”党建工作新模式,促进形成良好师德师风。继续实施“三名工程”,培育打造一批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深入推进“区管校聘”改革,加快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加大新教师招聘力度,促进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探索推行集团化、联盟式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有力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3所,合理优化教育布局。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夯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和辽宁省体育艺术示范县区工作成果,多方位加大对近视防控工作的干预和管控。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使用政策,逐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确保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加大普惠性幼儿园扶持力度,确保普惠率达到80%以上。 4、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全面落实各项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社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力争达到每万人口配备3名全科医师标准。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合理确定居民医保筹资水平和待遇标准,基本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落实医保扶贫政策和医疗救助政策,优化经办管理服务,完善医保信息系统,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一站式”联网结算。加快医保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定点医药机构依法诚信经营,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扩大“医联体”合作效能,推动基层卫生由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拓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3周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等行业指导,强化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加大防控物资储备投入。深入推进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坚持人物同防,落实“五有三严”,加强防控物资储备,推进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和救治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5、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快保障各项政策配套衔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安居、就业、社保、入学、医疗等问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平等待遇,深入实施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健全政府主导的养老市场机制,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创新管理运营模式,支持民营企业创办医养一体化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有效提高面向辖区老年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持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强化未成年人监护能力建设。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衔接配套,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健全家庭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抵御风险等家庭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家庭服务能力。
(九)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促进新时代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立足新抚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充分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进步,加快形成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着力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和落实到新抚区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让先进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深入推进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围绕全面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3、加快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依托各街道(乡)优秀文化资源,继续办好“春雨惠民”“三下乡”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依托滨河生态运动休闲走廊、平顶山惨案纪念公园、城市运动公园、煤炭文化展示区、工业遗址展示区、千金寨历史风貌区,开展各类群众文化宣传活动,努力打造新抚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优秀文化精品力作。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点挖掘工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承和保护历史优秀文化。牢固确立文化民生理念,通过创新方式、丰富供给、提升服务,努力提升全体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力推进乡街文化站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文化设施的更新换代,补齐文化设施盲点,促进新抚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到2025年,实现全区街道(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馆(站)建设全面达标,实现文化资源全部覆盖。 4、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着力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体系。结合二次元文化、创客文化、泛娱乐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体系的重构,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引导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进行为文化、认知文化、社交文化和商业文明的深刻变革。着力培育信息传播、娱乐内容、文化生活、文化服务、文化消费等互联网文化新生态,培育文化产品生产、硬件设备、文化媒介、创意服务等交互体验类文化新生态,培育互联网教育、大数据教育应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VR、AR教育应用等教育和学习的文化新生态。重点支持文化产业企业与工商户创新生产经营机制,鼓励社会各类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产业各项经济活动,为推进文化产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十)推进现代化新城区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城区功能配套,补齐城区短板弱项,提升城区首位度和辐射力,实现城市生活品质、环境品质、人文品质不断提高,努力建设具有新抚特色的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区。 1、加快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围绕改善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投资拉动效应明显的重点领域,加快推进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实施街坊路维修改造工程,维修改造街坊路61条。实施“两街”省级改造提升工程,新建万达至浙商步行街1公里,完善行人过街设施2处、自行车停车设施4处。加快换乘枢纽、停车场等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增加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以上。加强城区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优先改造漏损严重、影响安全的老旧管网,确保管网漏损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完成城区燃气管网改造40.15公里、采暖管网改造40.15公里、供水管网改造40.15公里、雨污分流管网改造31.55公里。加快实施城区电网、通信网络架空线入地工程,力争80%的架空线实现入地。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存量治理项目,持续提高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加强社区公园、街头游园、郊野公园、绿道绿廊等建设,道路林荫绿化3.575公里,园林绿化1.97万平方米,住宅小区绿化3.5万平方米。 2、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以企业为主体, 依托5G基站的开通运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领域锻长板,适度超前布局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大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聚焦区域一体化发展薄弱环节补短板,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新抚区与周边城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通过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型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推进充电站、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3、深入推进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着力整治危旧房改造与“净地不净”,完成全区“6141”采沉避险搬迁、榆林“2811”楼房避险拆除等项目建设,结合D级危险房屋治理和改造,完成征收地块居民搬迁清零和建筑物拆除工作,推进腾空用地开发利用。针对区内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的住宅小区,深入推进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重点推进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等基础类工程,推进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等完善类工程,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等提升类工程,在商业密集区、高层住宅、老旧小区周边施划消防车道标线,打通生命通道,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依托天然水源,推进建立1座取水码头。到2025年,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加强物业服务行业监管,规范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市场主体行为,推进社区管理、物业服务向“互联网+”“智慧社区”等新理念新业态转型升级,到2025年,符合条件的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率达到100%。 4、提升城区管理现代化水平。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城市管理短板精准发力,不断促进城区管理现代化。重点加大对城区道路设施、综合服务设施、沿街绿化、建筑立面设计和色彩调控、招牌广告、景观灯光等功能载体的管理,规范街面楼体亮化,突出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简约含蓄。结合城区“双修”,充分利用废弃地进行公园绿地的建设,实现生态修复。着力开展“六乱”专项治理,加强临时管控点和疏导点的规范管控,科学合理设置临时摊点、季节性市场。健全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机制,提高道路机械清扫率,提升道路保洁水平。有序推进厕所革命,继续加强二类以上公共厕所建设,适当增加三类以上公共厕所,建立健全公共厕所管理长效机制和日常维护制度。推进“互联网+垃圾智能分类”建设,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利用、资源再生等一站式智能化管理,重点以永安台、新抚、福民3个街道为试点,以点带面,逐步完成全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强化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改造和使用监管,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建立平安城区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发挥智治支撑作用。紧密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区直部门、企事业单位、乡街之间的数据共享,实现设施联通、信息互通、工作联动。
(十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为实现新抚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保证。 1、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加强政府法治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权力运行规则,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强化民主监督机制,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健全决策程序,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改进执法监督方式,加强食品药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重点领域执法专项督查;健全法院、检察院、行政执法机关的协调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衔接平台,构建立体化全天候普惠式诉源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现法治阵地建设向村(社区)居民聚居点延伸。 2、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实干展现担当,以有为书写忠诚,勇于自我革命,跳出思维定式,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举措推动新抚创新转型发展。深化政务公开,保障网站安全,完善服务功能,规范公开程序,保证信息质量。强化作风建设,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高标准办理建议提案,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完善改进政府工作。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推进行政执法改革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和行政应诉工作水平。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3、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党委领导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新抚建设。完善联动高效的政府负责体制,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完善治理架构、社会协同体制、民主协商体制和公众参与体制。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防范解决化解重大矛盾风险。坚持打造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加强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精准化。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着力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科学化。做实党建引领、一网多能,具有新抚特色的社区网络化工作,提升社会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4、构建高效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重点提升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增强核心应急救援能力、加强综合应急保障能力和改善社会协同应对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重点建立完善应急专家体系、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善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等各环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强化规范应急预案管理。实体化、常态化运行消防安全委员会,严格履行部门消防工作职责,进一步提升火灾防控和灭火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有效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推动消防事业发展。到2025年,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和基层基础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安全风险处于有效管控状态,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建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5、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全员岗位责任有效落实,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加强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监管执法保障。推动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6、维护国家和国防安全。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不断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强化军民协同和军地需求对接,推进重大工程实施,增强维护国防安全能力。健全高效国防动员体系,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安全组织体系,统筹军地基础资源共享和要素保障。 7、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制,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健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增强社会治理活力。到2025年,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得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制更加健全,重特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不断减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四、保障措施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化监督检查,凝聚各界力量,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一)完善党委领导机制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以科学化、规范化的机制为保障,强化常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全面完成规划实施任务。 (二)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科学制定各项子规划,明确工作目标,确定时间步骤,建立保障机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同时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强化统筹协调,加强与总体规划及行业规划的衔接和配合,形成目标方向一致、内容相互协调、措施互相支持的规划体系,并按规划确定的目标和重点,调控社会资源、配置公共资源,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和如期完成。 (三)明确责任强化监督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年度计划,通过年度计划分解落实主要目标和重点建设任务,完善动态实施机制,并及时将进展情况向区政府报告。各部门在制定政策、开发利用资源、审批投资项目、安排财政支出时,不得违反发展规划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规定。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对规划中确定的重大项目要明确要求落实进度,强化责任,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确保重大项目的实施。 (四)定期开展规划评估建立完善“十四五”规划的评估、监督和调整修订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和动态调控,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公众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完善政府职责事项和约束性指标落实目标责任制。完善规划评估机制,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开展实施情况的评估,全面分析实施效果,加强对问题研判和风险及不确定性的研究,推动规划有效实施。根据发展实际,按程序对规划进行必要调整。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使决策真正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
|